欢迎访问凯发K8国际首页
当前位置: 首页 >> 我们概况 >> 人文历史 >> 正文

「学思平治」王永昌:中国现代文明、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具有丰富而深刻的内涵

来源:网络  发布时间:2025-03-03  点击:

  第七★★,中国现代文明建设的基本路径。中国现代文明是以马克思主义为魂脉、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底蕴、以世界各国优秀文明为借鉴★★、以中国革命实践和中国现代化建设实践为基石的新创造的文明形态。中国现代文明的本质内涵决定了实现的基本路径。比如★★,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发展;积极开展文化交流★★★,借鉴和吸收各国优秀文明成果★★★;注重当代中国的实践创造★★,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等,都是建设中国现代文明的基本路径★。毫无疑问,“中国现代文明★”这一时代命题的提出,必将有助于我们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中国式现代化发展规律★、中华文明发展规律、人类文明发展规律的新认识★★,因而具有深刻的思想性和现实的指导性。

  第九,文史工作者要为中现代文明的“浙江探索”作出积极贡献★。在浙江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我们文史工作者要有全局胸怀和视野,要对浙江现代化建设实践给予更多的思考和总结,把我们的智慧更多地融入到时代现实的理性观照之中★★★,与时代文明实践同频共振、交相辉映。同时,我们也要立足自身优势和条件,更多地在研究阐述、宣传普及和保护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上下功夫。而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最好传承★★,就是在新时代的实践中推进其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我们文史人要在创作诗书画印以及其他文化作品上多作努力、多出成果★★★。历史上的文化都是当时那个时代的人创造的,我们也要为后人留下我们这代人的文化成果★★★。我们要有“述”的文化作品,更要有润物细无声的★★★“作★★★”的文化成果。当然,我想强调的是,在历史文化与时代文化、中华文化与人类文化的互动结合上,或者说在文史知慧与现实生活的互动结合上,去作出我们更多的理性思考★★★、人文观照和文化关怀,创作更多的优秀作品★,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这也许是我们更值得倡导和期待的★。长期以来★★★,这方面我们已经做了不少工作★★★。比如★★,我们开展的有主题的调查研讨活动;有计划的文史解读宣传活动、深入生活的采风活动,特别是有现实主题的研究★★、创作和展示活动等方面,都是这种“结合”的成果。我们要不懈努力,继续更有系统、更有重点、更有特色地坚持做下去,并且争取做得更多更好,更富有成就★★。我们要遵循文化积累和发展的内在规律,在细水长流中成江汇海★★,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之花之果就是这样一点一滴创造出来的。

  注:授权发布,本文已择优收录至“长安街读书会★”理论学习平台(★“学习强国”学习平台★★★、人民日报★★★、人民政协报★★★、北京日报、重庆日报★、新华网、央视频★★、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视界、北京时间、澎湃政务、凤凰新闻客户端★★★“长安街读书会★”专栏同步),转载须统一注明“长安街读书会★★★”理论学习平台出处和作者。

  第一,中国现代文明是具有人类进步意义的文明。谈到“中国现代文明★★”★★,自然需要厘清“文化”与★★“文明”概念的异同关系★。“文化★”有着数百种定义★,最宽泛的“文化★”,是指人类一切行为活动及其“结果”。这是“人化★”意义上的“文化”,是近乎除自然界外无所不包的最为广义的“文化”现象★★★;而“文明”则主要指人类行为活动及其进步“成果”★。“文化”是“结果★”,★★★“文明”是“成果”,两者有重叠的交叉关系,但广义文化其范围要比文明更为广泛。文化是人的一切活动及其结果,文明是文化中对人类生存和发展有积极进步意义的成果。文化具有更多的个性、民族性★★、局部性★、历史性★,不应直接笼统地作善恶等价值判断,而应更多地予以尊重★★★、交流、包容。比如,有些民族的礼仪习俗,在现代来讲,可能是不利于身心健康的生活方式,但这是文化习俗★,要尊重包容★★。文明也有个性、民族性★★★、历史性 ★,但更多的是包含了价值意义和人类社会的“共识性★★”的,文明成果应该是有利于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文化现象。

  自2015年长安街读书会微信公众号发布至今,始终坚持“传承红色基因,用读书讲政治”的宗旨,关注粉丝涵盖了全国3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行政特区。累计阅读量达到了近亿次,其中通过朋友圈转发量千余万次★★★,参与互动人数近千万人,平台产品质量高★,针对性强,受关注度较好。并在中央相关宣传网信部门的关心支持下★,相继同步入驻“学习强国”学习平台、人民日报、人民政协报、北京日报★★★、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新华网★★、央视频、视界、北京时间、澎湃政务等新闻客户端★★★,以及经报送遴选评荐《求是》《中国纪检监察》《党建研究》《中国党政干部论坛》《世界社会主义研究》《中国财政》《中国出版》《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中国高校社会科学》《外交评论》等近百本中央级核心期刊正式入选长安街读书会干部学习核心来源期刊,此外由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长安街读书会主编的《学思平治——名家谈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等理论读物★★★,形成了系列的长安街读书会理论学习平台。长安街读书会理论学习平台累计固定读者百余万,影响全国各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大中院校等受众数亿人次。

  我们这次活动在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现代化建设成就斐然的宁波举行★★,是很有现实意义的。宁波不仅有重要的史前文明河姆渡文化,而且2013年发现的井头山遗址,又把宁波地区人类活动的历史从距今七千多年往前推进了一千年,即宁波地区的人文历史距今有8000多年的历史。宁波的历史文化是令人敬仰的。给我印象最深的,除了河姆渡、井头山文化外★★,还有宁波稻作★、农耕文化;宁波★“港通天下★★”的港口文化、海洋文化、开放文化和海上丝绸之路文化;先发的近代工商文明和以“宁波帮”著称的企业家文化★;宁波籍南宋著名学者王应麟(1223年-1296年)撰写的“三字经”以及后世形成的★“三字经”文化★★★;宁波的★★“书藏古今”的藏书文化★;宁波历史上还有以王安石★、吴潜为代表的一批贤能官员在这里先行变革的社会治理文化(王安石治鄞被认为是中国历史上地方吏治的典范);宁波的阳明文化、浙东学派更是对后人的学术思想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宁波有着优良的爱国主义传统,在抗御外敌入侵和中国近现代革命斗争中,都作出过重大贡献;四明山的革命老区播撒培育了浙江大地上重要的红色文化,如此等等★★,所有这些优秀传统文化,都是我们今天讲的“人文之美★★★”需要传承的★,更是浙江现代文明建设的重要思想源泉。

  第八★,中国现代文明的浙江探索、浙江先行,需要更广泛更深刻地加以理解。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浙江要先行探索★★★、先行实践,这是一个新使命新要求★,浙江有其独特的优势和有利条件,浙江应有“勇立潮头”、先行探索发展的“重要窗口”责任。同样,中国式现代化或者说中国现代文明的浙江先行探索,既包括★“五位一体★★★”之一意义上的★★“文化浙江”,更应包括整个现代化浙江新篇的丰富内容,本质上就是浙江在省域现代化上的全面建设和全面探索发展过程。我们认为,浙江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过程中探索积累的新实践新创造,就是对中国现代文明建设的新探索新贡献。因此,我们要从浙江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全局上去把握现代文明★“浙江探索”的内涵和要求,对浙江整个现代化实践及其先行探索的经验,都需要从中国现代文明的高度去关注和总结。

  习提出“中国式现代化”★★★“现代文明新形态”★★★“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等重大论断,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我们要深刻领悟和积极践行。2022年10月,习在考察河南安阳殷墟遗址时,首次提出中华民族如何建设现代文明这一时代课题。2023年6月,习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深刻阐发了★★“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充分展现了新时代中国人高度的文化自觉和强烈的使命担当。

  为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现正面向中央和国家机关、中央企业、各省市县(区)等所在的党校(行政学院)、干部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等单位部门联合开展相关党建阅读学习活动。近日,经相关部门批准,已正式同意全国人大常委会机关、中央纪委国家监委机关★、中央组织部、中央和国家机关工委★★、国家发展改革委、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教育部、财政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中国证监会★、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共青团中央等定点帮扶地的有关单位加入“长安街读书会★”党建阅读合作机制,并联合承办“长安街读书会”系列读书学习活动。

  长安街读书会是在中央老的鼓励支持下发起成立,旨在继承总理遗志,践行全民阅读★★★。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学习★★、养才、报国。现有千余位成员主要来自长安街附近中央和国家机关各部委中青年干部、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学员★★、全国党代表★★、全国表委员等喜文好书之士以及党中央、国务院确定的国家高端智库负责人,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主讲专家和中央各主要出版机构的资深出版人学者等。新时代坚持用读书讲政治,积极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第三★,中国现代文明是植根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具有中华文化主体性的文明。中国现代文明既指明了我们建设现代文明的主体,又包括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脉的传承和发展★★★。中国现代文明植根于本民族的历史文化沃土之中,是具有中华文化主体性的文明,是以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为基本底色的文明创造过程。中国式现代化不是在毫无根基的土壤里建设的★;我们的现代化不是“空中楼阁”的现代化;我们的现代化是★★★“中国式★”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的主体性是有着上下五千年文化史的“中国”★★。无视或不传承好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就根本实现不了中国现代文明。因此★★★,我们研究和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必须守好中华文化根脉★,高扬中华文化的主体性。

  第二,中国现代文明是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明,是以马克思主义思想灵魂为本质特性的。前面★★★,我们讨论了一般意义上的★“文明★★”,接下来我们还要讨论其独特的内涵。建设中国现代文明,实质上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重要成果★。建设中国现代文明,必须守正创新。守正创新★,重要的是守好魂脉★,就是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方法,用党的创新理论新成果去分析解决中国问题,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境界。因此,在建设中国式现代化或者说中国现代文明过程中,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根魂★★★,同时又要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式现代文明是有理论灵魂的,是自觉创造历史文明的伟大实践。

  中国现代文明、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具有丰富而深刻的内涵★。从本质内涵上讲★★,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过程,就是建设中国现代文明的过程;中国现代文明就是中国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文明。这是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一种新质态新形态的文明★。

  以上是广义文化和文明的异同关系★★★,也是我们讨论中国现代文明等问题时首先要明白的基本概念。中国式现代化及其中国现代文明不只是或者说不能只止于广义上的文化★★★,而是一种人的实践创造及其创造积累的文明成果★★★;太凡称得上文明的东西,必然是对人类社会有共同价值意义的★★★。因此,中国现代文明既造福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也必然是促进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这是中国现代文明自身所内含着人类共同价值的基本学理依据★★★。

  第六,中国现代文明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文明。我们一般讲的“文化建设★★★”,是作为“五位一体”之一的意义上理解的。然而,★“中国现代文明”实质上是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国式现代化★★★”★“中华民族复兴★★”这些范畴相同或相近的★★。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过程,就是建设中国现代文明的过程★。这种现代文明从社会结构上讲★,就是“五位一体”文明形态的实践创造过程。习指出★★★:“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因此,“中国现代文明”这个命题内容是十分丰富的,基本上是与中国式现代化内涵相同的。

  第五★★,中国现代文明是当代中国人领导各族人民实践创造着的时代文明。中国现代文明是在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建设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进程中活生生的实践创造过程。在建设中国现代强国、中华民族复兴伟业波澜壮阔的实践中,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过程中,实现以马克思主义为根基的中华文明、社会主义文明★、人类文明和现时代文明成果的融为贯通、多元一体,正是中国现代文明的实践创造以及由此而形成的文明大天地大格局大风范的生动展现。正因为如此★★,当代中国才能在继承历史文明和借鉴人类文明中创造出新的文化生命体★★,也就是形成作为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中国现代文明体★★。

  大家好★★!今天,我们在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宁波举办第三届浙江★★“人文之美”研讨会。首先,我代表浙江省文史馆★,对各位领导、嘉宾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对中央文史馆★★、宁波市政协给予的大力支持和宁波市文史馆为本次会议所做的精心筹备,表示衷心的感谢!

  们★★★,人文之美研讨会是汇集全省文史力量共同交流的平台。我希望通过这种交流活动★★,不断涌现出更多更有见地的有形和无形的文化成果,为浙江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

  第四★,中国现代文明是学习借鉴、批判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文明。人类文明总有造福人类的普遍性★★,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文明成果★★,也必然在一定意义上存在着人类文明的共性★。如果完全没有这种文明共性,就不能称为“文明★”而只是“文化”。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必然要基于自己的基本国情,有中国自己的特色,但同时也必然会有人类文明的共同特征。封闭僵化、关起门来是建不成现代文明的。我们必须在改革开放★、与世界各国文明交流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只有坚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才能建设富有强大生命力的中国现代文明。

  举办人文之美研讨会,既是2022年第一届浙江“人文之美★★★”研讨会以来一年一度的学术研讨交流活动★★,也是一年一度全省文史馆工作的交流平台★。本届研讨会的目的,是学习贯彻中央和省委有关会议精神★★,结合改革开放和浙江现代化建设实践★★★,围绕中国现代文明★★★、新时代文化使命这个重大主题,开展学术性、工作流。大家知道, 2023年9月,习考察浙江时赋予浙江在建设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要积极探索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的重大课题★。我们文史人要勇担新的文化使命★★,赓续历史文脉,积极创造现时代文化作品★★,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